“大家下午好,欢迎来到我的讲座,请容许我向你们做个自我介绍——我是Dr.Roger_F,你们可以叫我Roger,也就是本次讲座的主讲人。”
“我希望,你们都是吃过午饭来的,不然我不好意思在这里占用你们的时间干巴巴地发表长篇大论。”
“此次的讲座也许会有些特别,你们也许从未听说过与本次主题相关的观点或者看法。因此,我要引入这个概念——生物奇术学Organisms-Thaumatology。”
“我先给大家普及一下基本概念:生物奇术学到底是什么?”
“我们经过了研究,发现虽然现实扭曲的概念属于异常,但是其中却含着所谓的‘平常’,种种的迹象以及研究,我们可以推测,甚至可以将‘奇术学’与‘生物学’联结,也就是说,奇术中含有一定量的生物特征,足以在生物的方面对奇术做进一步的研究和讨论,因此诞生了‘生物奇术学’。”
“本次的讲座主要目的就是向在座的大家分享我们的研究成果以及向各位论证我们得出的各个结论,并展示一定的过程。相信你们应该会感兴趣。”
“此处有个概念需要引入——那就是EVE性质。”
“这个概念可以根据化学领域中‘化学性质’来解释。相信在座的各位一定都明白‘化学性质’的定义吧?化学性质是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当物质化学性质稳定,那么物质则难以发生化学变化。EVE粒子也是如此,在现实扭曲的过程中,EVE充当的角色需要进行一定的反应,但是并不是所有的EVE粒子皆能发生‘反应’。EVE性质稳定的EVE粒子则难以被运用至扭曲现实,EVE性质不稳定的EVE粒子则正好相反。这就是EVE性质。”
“接下来我将对我们熟知的EVE粒子做出分类,我们可以将他们看作为一种生物,也就是我们的主题——有机EVE与无机EVE,有机EVE有机动性,而无机则反之……但这种说法很片面性。”
“不如这么说吧,大部分EVE粒子有`生命’,若该EVE粒子性质不稳定,那么此EVE为有机EVE;若该EVE粒子性质稳定,那么此EVE粒子为无机EVE。俗名活EVE与死EVE。”
这时,一位戴着黑框眼镜的金发男子举起了手。
“请说。”
“我对你的说法感到很奇怪,我相信在座的各位都有同感,”
“我们可以在各个讲座中了解到EVE粒子单纯是一种粒子,一种微粒,Dr.Chromium1甚至用所谓的‘分子’以及‘原子’来比喻其概念,而不是一种生物。”
“嗯,你说的不错,正好,借着‘量子奇术学’,我们进一步…”
Dr.Roger_F身后的银幕上出现了一段文字——
EVE粒子又称:Elan-Vital Energy、生命力能量、生命脉搏、魔法粒子
“这些是你们所了解到的对吧?好,请先拿出你们的笔记本记录下来……”
“但是,你们是否想过,为什么其他人会根据某些EVE粒子的特征从而给出此类名称?”
随即,Dr.Roger_F举手示意,两位助手立刻推运了一台带有荧幕的仪器上台。
“这台机器我管它叫DETECEVER,由丘脑以太共振成像器2改造而成,它用于协助我们观测小范围内的EVE粒子……现在请看这里。”
在两位助手调试了一整后,仪器屏幕开始慢慢变亮,屏幕上逐渐出现了图像,正是现在的讲座举行的礼堂,少许时间后,礼堂上出现了分布不均匀不同的色彩,并且始终在运动。
看到台下各个博士若有所思的表情,Dr.Roger_F笑了,说道:“没错,这就是现在这里分布的EVE粒子。你们应该觉得EVE粒子的运动也与‘分子’这类物质一般,是无规则的吧?”
“好,那么现在有请两位观众协助我演示。好,你,嗯对,还有你,谢谢了,上来吧。呃…对,你站在这里,你在这里,在靠边一点,对,两位离远一点。”
“爱德华先生,请帮忙把DETECEVER的图像投屏好吗?”
很快地,礼堂的图像出现在了大屏幕上,并且图像拉进了讲台。那一片一片的颜色还在似乎漫无目的地运动,但是很慢又似乎很快,它们似乎找到了归属,有目的性地开始分类聚集,速度并没有改变,但是一段时间后,台上两位观众附近聚集了几种不同颜色,而同一种颜色从不大量同时聚集在两位附近,就像分成了两个阵营一般。
礼堂内的气氛似乎发生了一些微妙的变化。
“我相信在座的各位一定看出了点眉目了吧?同时,这些正在运动的EVE,他们的EVE性质并不稳定,就是所谓的有机EVE。”
“那么,Dr.Lucifer,请问你口袋里的这什么?”
Dr.Roger_F眼睛不着痕迹地瞟了一眼台上穿着灰色西装的男性观众胸前的名牌,叫出了对方的名字。
“啊,这个啊,我的项链,枫木质的,最近习惯出门戴上,刚才取下来了。”Dr.Lucifer从口袋中取出一条十字架项链,笑了笑。
“OK,那么请问亚伯先生身上携带了有关木质的物品吗?”
另一位观众,一愣,往身上看了一眼,拍了拍口袋,然后摇了摇头。
“是的,这便是导致不同EVE对他们的亲和性不同最明显的原因之一——来自二人之间的差异。”
“看样子你们有点明白我的意思了,虽然这还只是一小部分——紧接着我们就要进入讲座的第二环节了,现在大家可以休息一会旁边有免费的吐司和咖啡以及各种果酱、火腿等,我们十五分钟后继续。”
“欢迎回来,很高兴看到一个人也没逃走。老实说,我很担心你们会无心接受——或是了解这新的观念。”
“那么,各位,在论证EVE为一种生物的阶段还没完全结束,当然,接下来就主要讲解有机EVE了,请问有谁去听过‘ ████████████教授的讲座摘要:关于以太能量和形态辐射’的讲座?”
“嗯不错,我们能从中知道,EVE粒子在现实扭曲的过程中可不是测观者,简单通俗地来说,在现实扭曲的‘反应’中,他们自己也在活动、在协助扭曲,而这些参与扭曲本质的正是只有有机EVE。”
“再来,经过我的研究,我发现EVE粒子也拥有「属性」,我称之为「元性」,可以是空气中任何微小的元素,可以是任何等离子体所赋予的特性等等,经过研究,我们发现五行元素属性也似乎包含在其中。不过,各个EVE粒子所蕴含的元性并不纯净或单一,这来自‘相对辐射’。”
“任何对EVE粒子产生影响的元素将在同种程度上收到EVE粒子的相对的影响。可以理解为‘生产者’与‘消费者。’,他们所赋予对方的影响仅有EVE粒子会保存,而‘生产者’则会进行调节,并消除微乎其微的影响成果。由于其的扩散性与相对性,我们称这种现象为‘相对辐射’。相对辐射自然不会有太大的局限性,但是我们辨别EVE的元性时往往会忽略内含较少的元素,以占比较大的元素来命名它的元性。”
“譬如,火山附近一带的EVE粒子中的‘火’元性居多,而大海一带则‘水’元性居多,就像生物一样,地域决定生活习惯,又如常处于热带的居民往往耐热力较好,而在南北极的人们往往忍受不了酷热。这是个很简单的例子,体现有机EVE自身拥有许多生物特征,而且还有许多我们根本不了解甚至从未听闻的元素,也包含在元性中。”
“那么让我们来演示一下。”
三位助手推着一个较长的金属手推车上了台,手推车上整齐地陈列着三个不明质地的盒子状立方体,每一个大约有不到1立方米左右,分别为红色、蓝色以及棕色,并且在面向观众的一面似乎安装了玻璃之类的透明面,里面似乎空无一物。
“有人能猜一猜里面是什么吗?”
“也许…是不同的EVE?”
一位女性观众小心翼翼地说出了自己的答案。
“很智慧的回答,没错,我们就取了带有大部分我们理解的元性的有机EVE来自做演示,红色为火元性,棕色是木元性,蓝色是水元性。现在嘛,看好。”
Dr.Roger_F将双手轻拍两下——三色的盒子里分别立刻凭空燃起了烈火。对比可以看出,红色燃烧剧烈程度最旺,棕色其次,蓝色最弱。
“啪嗒”
Dr.Roger_F打了一下响指,火焰瞬间熄灭。
“这就是我所说的不同地域的EVE粒子所携带的不同元性,相信你们都看出来了吧?不同的元性对于现实扭曲的目的会造成不同的增幅与影响。回火的原理便是基于元性,与扭曲结果亲和性较大的能量则会‘留下’,而其余的‘杂质’在一定的情况下则会在现实框架上反弹,引起新的随机不可控ARad场出现。”
“根据以上种种的特征,我们根据生物的特征、根据奇术的特征,进行了一次大胆的进阶性的论证、实验——不如说,是一场创新的尝试。尽管目前还不完善,但已经初见起效。”
“众所周知,奇术师、现扭都是对于EVE有亲和性的生物,那我们既然了解了有机EVE粒子对生物本身也有一定的亲和性,那我们为什么不给普通生物添加一个媒介或者说是介质,架起奇术的桥梁?”
“我看到有人坐直了身子,先别激动,是时候给你们泼一点冷水了。这项研究还无法达到让一般人扭曲现实的成效,只能以一种特别的方式感应到微薄的EVE能量。不过我相信,在不断的研究下,总能突破的。”
“针对这个所谓的「桥梁」,我们研发出了魔杖——至少我暂时是这么称呼它们的。大家看,这是我助手刚才递给我的魔杖,乌木质的。”
“我们利用了「生物链觉」——这是我自创的名词,代表生物之间微妙的联系,譬如人的脑门和脑门贴在一起头脑内部会有发痒的感觉,或者是“啮指心痛” 的故事,这些联系都被包含在生物链觉。简单来说我们就是提取了对EVE有相当的亲和性的有机物的体征物品以某种方式封存,并选用经特殊处理的特别的木材包裹,就成为了现在这种魔杖。”
这时,一位黑发男子举起了手。
“你有什么疑问吗?请说。”
“能举个例吗?譬如说这些体征物品你们都使用哪些?”
“这个嘛……”Dr.Roger_F摸了摸下巴,“有时是奇术师的毛发等,或者是非人类现扭身上的毛发、甚至鳞片、羽毛、神经这类,我们也试过运用其他类型的普通生物,但是效果甚微。”
“那我们作为非奇术师,怎么通过魔杖感应EVE呢?”这位男子又提出了疑问。
“没有特定的感受部位或者是感受方式,这是一种微妙的感觉,你可以实实在在‘融合’一种不属于身体的导线,感知到微乎其微的能量。”
“我们咨询了不少的奇术师或是现实扭曲者的意见以及看法,结果令人较为满意,可以确定的是,我们已经踏出了第一步并且还在持续努力。这全归功于这全新的概念,能让我们拥有新角度、新方面的突破。而且,我们将在下一次讲座进一步讲述生物奇术学的运用。”
“今天的讲座接近尾声了,现在打开你们的笔记本,看看我只让你们记过的一次的笔记,结合今天的讲座,好好思考吧。”
“那么,今天就到这里了,我们下周日同一时间地点再会!”